新华社记者李子岳杨志祥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中国馆13日晚圆满完成展览任务。下午举行了闭幕式。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开会场。有人举起手机拍照。有些人低声说“谢谢”,或者在闪烁的灯光下挥手致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历史与未来相结合,展馆在过去的六个月里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也拉近了更多人与中国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相互理解和亲和感。本届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是“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存共同体——未来绿色发展社会”。它将文化与科技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古老智慧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的中国形象。观众们停在了面前通过“文字瀑布”观察中日文字的流动与交织,通过“农织图”、“二十四时节”等图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月壤样本前窥见科技与未来。不少参观者表示,中国馆让他们体验到了丰富的文化,同时感受到了一种亲切感和跨文化的共鸣。大阪商工会议所会长鸟井慎吾表示,中国馆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中国现代科技的成就以及年轻一代的活力。他相信这种传统与创新的表达反映了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发展的中国。展会六个月期间,总共有近200万参观者参观了中国馆。尼尔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位政要、名人走进展馆,感受中华文化的种种魅力。开幕期间,除深圳市外,还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这里举办了为期数周或数天的活动。川剧怪脸、敦煌舞蹈、敲钟、皮影、少数民族歌舞等一系列非遗表演相继上演,使中国馆成为园区最具吸引力的展馆之一。中国馆的文化展品也成为日中民间交流的桥梁。 7月11日,中国国家馆日,来宾们在展馆一、二层的木雕长廊“青山明月”前驻足。浮雕用灯光描绘了中日历史交往的场景t 和阴影。尼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小川松理子表示,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两国长期交往的温暖和延续。大阪府日中友好协会会长青柳明夫表示,当记录下亲密朋友友好的面孔时,他感到特别温暖和真挚。 “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了两国多年来人文交流所积累的真情。”人气持续高涨,7月30日,中国馆迎来了第100万位参观者——来自大阪的浅川照和及其家人。他们在采访中表示,通过中国馆的展品,感受到了日中两国在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紧密联系。他们对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希望有机会参观中国更多的地方。这种跨界共鸣还体现在中国馆的建设和运营。闭幕式上,日本展览协会国际秘书长长野光用中文致辞,回顾了三年来与中国团队共同推动中国馆建设的情况。过程。他表示,过程并不轻松,但双方通过坦诚沟通,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引用了中国馆外墙上贴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了解,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心。”他感叹,这次合作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中“心与心的沟通”精神。这种共同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闭幕前夕,中国馆荣获世博会颁发的大阪世博会自制展馆大型展示金奖国际秘书处。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外国际展览会上获得金奖。世博会国际部主任科孔舒表示,中国馆的展品切合了世博会的主题,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千年文明的传承,也展现了中国为未来社会提供发展方案的信心和责任。展望未来,关西经济联合会会长松本正芳表示,中国馆对未来社会的愿景,即当地社区与自然共存、绿色发展,非常符合本届世博会的核心精神。以此倡议为契机,日中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推动共同呈现给世界的可持续未来社会建设。从青铜神树到月球土壤样本,从“二十四节气”的光影到“绿色未来”的理念,中国馆以其丰富的内容、坦诚的交流、开放的态度,全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包容性。中国馆与与会者告别,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文化交流的步伐仍在继续,我们的心越来越近。
(编辑:福波)
外媒:中国企业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火龙果种植业
据巴基斯坦《论坛报》报道,一家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的干旱地区成功种植火龙果,并将火龙果产品引入巴基斯坦市场。
巴基斯坦2024-2025年GDP增长率上修至3.04%
202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委员会(NAC)第114次会议在巴基斯坦统计局总部召开。会议批准了国家第四条2024-2025财年(2024年7月-2025年6月)h季度GDP数据以及最近两个财年更新的经济增长率。
巴基斯坦派遣两名宇航员来华训练
从2025年10月开始,巴基斯坦将派遣两名公民前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进行为期一年的航天员培训。入选的宇航员将在2026年前往中国空间站执行为期一周的任务之前接受高强度训练。